古代男人休妻理由:什么是七出三不去
在古装剧里,我们会听到古人在休妻时说“七出之条”这个词,也知道这是中国古代的休妻条例。七出之条源于汉朝的,当时已成为人们休妻的重要准则。到唐朝,七出之条作为法律进入《唐律疏议》。宋、元以后,关于休妻的条例越来越完善,休书上需写明休妻的原因,并交由官府审验。一直延续到明、清两代。
七出之条是封建社会女性遭受压迫的例证之一,其实,在那个男性处于绝对优势的年代,七出之条也或多或少可以保护女子不会被丈夫随随便便地抛弃,因为没有触犯七出之条的妻子是不能被休的。那么休妻理由的七出之条具体是什么呢?
一、不顺父母
即使在当今社会,不孝敬父母也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。因此,这一条基于中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,谈不上对女性的压迫。中国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,孝道在社会伦理中的地位很高,从七出之条中,不顺父母排在第一位,也可以略窥一斑。五四运动以后,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从表面上遭到了惨烈的颠覆,忠、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中的其它六条都曾经被人怀疑、批判,但从来没有人对孝道发表过反面意见。一个男人可以为自己的不忠大加辩解,一个女人可以为自己的不贞强词夺理,但从来没有人为自己的不孝而理直气壮。孝道作为七出之条之一,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最基本的信念。
二、无子
应理解为没有生下儿子。以现在的社会价值观来看,虽然结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生孩子,但生育问题,仍是当今社会夫妻反目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即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,还有很多女性为生了女儿而感到自卑。那么在古代,无子作为休妻条件之一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在古代,重男轻女并不是一种陋习。中国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,每个家庭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来维持生计,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,导致儿子比女儿更受“欢迎”。现代科技的发展,大大缩小了男性和女性在创造财富方面的体力差距,因此,重男轻女在当今社会才成为一种陋习。
三、淫
这个就不多说了,在任何一个既存的社会文化里,婚外性也是不道德的行为。
四、妒
七出之条里的“妒”,专指正妻妨碍丈夫纳妾。中国古代男性纳妾是合法行为,其主要原因并非文艺作品所渲染的“好色”,而是为了繁衍后代。纳妾对女性从感情上来说虽然难以接受,但侧面上,纳妾减少了女性因为“无子”而被休的现象。
五、有恶疾
按照《大戴礼记·本命》的解释:“有恶疾,为其不可以共粢盛也。”因为有恶疾,而不能参加祭祀。诚如前面所说,中国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,因此,祭祀不管对国家,还是对百姓都是一项很重要的事务。如果妻子不参加祭祀,以其重要性,完全可以成为被休的理由。但是,把恶疾和祭祀联系在一起,似乎有些说不过去。
六、口多言
解释是:“口多言,为其离亲也。”担心妻子多言,而在家庭之间制造矛盾。虽然因为多嘴而休妻有些过分,但事实上,各种人际关系中,最难处理的就是婆媳和妯娌,其核心都是为人妻者——一个女人絮絮叨叨地议论自己的婆婆,在人们眼里,已是司空见惯的事。当婆媳和妯娌之间互论是非的时候,没有一个人肯反省一下自己的过错。
七、窃盗
这个就不多说了。
七出,又称七去,与之对应的是三不去,即三种不能休妻的条例。
一、有所取无所归
指妻方的家族消失,妻子被休后,无家可归。
二、与更三年丧
指妻子曾为公婆服丧三年。孝道,在这里又显示了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权威性。
三、前贫贱后富贵
指丈夫娶妻时贫贱,但后来富贵了。
即使妻子的所为符合七出之条,但如果存在三不去的情况,丈夫也不能休妻。不过,《唐律疏议》中规定,七出之条中的淫和恶疾不在三不去的保护之列。之于七出之条,三不去是在道德的天平上进行权衡之后的选择。
七出三不去的出现,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客观现实。站在今天去批判它,没有什么意义。我们要看到它背后所代表的价值观,作为自己修身、齐家的指导。婚姻不意味着男人从此就有了不用自己洗衣服的温柔乡,女人就有了可以让自己倚靠的肩膀,这样的温柔乡和肩膀永远不会从对方身上得到,温柔和安全的感觉来自于独立的人格。一个没有人格独立的人,即使得到理想中至善至美的配偶,也不会有幸福感。因为,一个幸福的婚姻不在于对方,而在乎自己。
更多健康者资源请关注: 云家|健康者社区 ngner.cn 恋爱宝典 情爱文化 ngner.cn/category/lianai